您好,欢迎来到天鹅阅读网!
签 到
养娃,只能你追我赶吗?松弛不行吗?
2025-05-28 242

当代父母堪称“育儿界薛定谔的猫”——既不敢彻底躺平,又实在卷不动了。白天在家长群看到“3岁娃识字2000+”的凡尔赛,晚上刷到“快乐教育”的鸡汤文;报班时像打了鸡血,看到孩子有写不完的作业又心疼;一边转发“童年治愈一生”的文章,一边偷偷打听哪个奥数班最厉害。整个人就像被扔进滚筒洗衣机,转得晕头转向。

育儿,真的是一场你追我赶吗?

黛西是自媒体“天赋一饼”的创始人,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及硕士毕业,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她也是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育儿博主。


1748400969691919.png


黛西


以前,她总是在赶路。赶着上课,上班,步履匆匆地穿梭在人群里,不愿浪费一秒钟。但自从有了女儿饼饼,黛西突然发现节奏被打乱了。有时候,她牵着饼饼的手,沿着公园的小路散步,她可以停下十分钟,陪女儿看落叶从头顶旋转着掉下来。但有时候,她又忍不住催她,快点儿、快点儿!来不及了!

育儿这条路,何尝不是这样。所以是该慢下来,尽情体验当下,还是快一点儿,不让孩子落下?

黛西开始思考教育的意义,难道是让孩子跑得快吗?人生真的有标准答案吗?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知识获取的成本越来越低,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她的答案都是:松弛

在她看来,这两个字,是一个家庭可以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甚至是伴随他们一生的底气。

这就是黛西写书的起点。

1748401023783592.png

《松弛养娃——育儿这条路,你不必追着跑》

黛西 著


《松弛养娃——育儿这条路,你不必追着跑》是一部浸润着温暖与智慧的亲子教育指南。黛西记录了女儿饼饼的成长故事。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她吸纳德式育儿的理念和方法,在与读者的交流中,洞见当代中国家庭的育儿痛点。从胆小怎么办、包容“坏情绪”、找寻“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到建立身体边界,这些让家长犹豫不决、头疼不已的棘手问题,黛西给出了原则明确、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

这也是一部缓解当下父母育儿压力的育儿宝典。黛西在书中传达一种更为自然、平和且智慧的育儿理念——“松弛养娃”,鼓励父母在养育中厘清自己的育儿优先级,分清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看重孩子“与自己相处”而非“与目标相处”,塑造向内求的养育心态,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平衡,既不过度教育,也不放任自流,做孩子理性的托举者。


中西合璧 取长补短




当中国传统育儿智慧遇到西方现代教育心理学,黛西将西方的人格独立和中国的家庭纽带融合,提倡“温柔而坚定”的管教,避免中式权威压制或西式完全放任,鼓励孩子自主选择,但也会设定明确的家庭规则。她在西方的探索式教育与东亚的基础知识训练之间寻找平衡,不盲目推崇“快乐教育”,强调刻意练习的重要性。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她的理念破除对立,秉持着开放心态,不非此即彼,而是取长补短,提倡规矩内给予自由;实操性强,理论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痛点,摒除内卷焦虑。

饼饼的大运动发育很慢,快3月龄的时候才能抬头,快10月龄的时候才能自己坐起来。当同龄的孩子已经开始满屋跑时,饼饼还在执着地匍匐爬行。黛西算是非常“坐得住”的妈妈,即便如此,当1岁半的饼饼还不会走时,她问德国的儿科医生,会不会有问题?儿科医生笑着说:“你可以设计一些激发她走路兴趣的小游戏,多带她去宽敞的地方,给她提供练习的机会。但是不要干预,不要训练,不要向上拉着走,不要用学步车,更不要担心。”

这或许是黛西在德国的“松弛养娃第一课”。此后,随着饼饼上幼儿园,幼儿园老师有太多让她大为震动的瞬间。


在自由与边界间找平衡


幼儿园让一两岁的孩子使用玻璃杯,有个小朋友打碎了一个玻璃杯,老师担心有玻璃碴儿弄到桌子上,只能把所有食物全部扔掉,用吸尘器把桌面和地板都吸了几遍。厨师又重新准备了早餐,前后折腾了半个多小时。目睹这一切的黛西问老师:“摔一个杯子那么麻烦,你们为什么要给孩子用玻璃杯,不锈钢的不是更好吗?”老师说:“玻璃杯碎了是很麻烦,但要的就是麻烦啊!” 小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不甘心待在“幼儿的世界”里。所以当成人用玻璃杯时,他们也希望跟成人有同等的待遇。但是,真实的世界就是很麻烦啊!


1748401157485087.jpg

饼饼是一个内向、慢热、谨慎的孩子。幼儿园老师对饼饼的很多称赞都让黛西觉得意外。比如老师会夸赞饼饼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她今天抢回玩具。“从前她眼睁睁看着玩具被夺走,现在她懂得维护自己的物权,当别人夺走她手里的东西时,她懂得向对方表明‘这是我的!还给我!’,这是太大的进步了。”黛西在书中写道:听了老师的夸奖,我脑子里浮现出经常听到的另一些声音:“她还小,你让着她点儿。”“你要跟人分享,别那么自私。”“先让姐姐玩一会儿呗,反正你回家有的是机会玩。”大人这样“无私”,无非是想让对方家长和孩子觉得我们很有礼貌,我的孩子很懂事,我教育得还不错。我们想没想过,一个刚建立起自我意识的孩子,还没充分享受“我的”权利,就被急着要求把“我的”东西分享出去,他会是什么感受?


在顺应天性中塑造人格


饼饼和一个不熟悉的人见十次面以上,才会开口说“你好”和“再见”。无论从哪方面看,黛西都没法儿把她和“社交能力很强”联想到一起。幼儿园老师则认为:社交能力是一种长期的潜力,判断标准当然不是交朋友的速度和数量。那么什么是“长期的社交潜力”?第一,说话有礼貌。饼饼在幼儿园里时常把“谢谢”和“请”挂在嘴边。第二,尊重别人。老师告诉黛西,饼饼身上有个很宝贵的特质,就是别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她会等别人说完,不会突然插话。

在饼饼出生前几年,黛西曾被困在各种焦虑情绪中,生怕做错什么耽误了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她发现在一个松弛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自然可以展现出自己的成长天赋。与其焦虑如何“打造”孩子,不如去发现孩子本身的潜能,尊重孩子的天性,给孩子成长的自由。

黛西完全接纳饼饼内向的性格,她相信,一个孩子可以是内向且勇敢的,也可以是外向且胆怯的,从心底承认内向是一种中立的性格,允许饼饼做真实的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无须与内心作对,这对孩子而言真是无比幸运。


1748401255698104.jpg



唤醒孩子自驱力


黛西被誉为育儿界的“人间清醒”,带来反内卷的育儿智慧!这本书是写给厌倦内卷但不愿躺平的家长。她在书中告诉家长们,松弛感会让父母真正地看见、理解、尊重孩子


看见接纳孩子的独特天性

理解读懂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尊重赋权唤醒孩子的自驱力


松弛感还可以唤醒孩子的自驱力,帮助孩子自由表达感受,建立不易受他人影响的自我评价,培养“内核稳定”的性格。

如何获得松弛感?书中带给我们长期主义的视角,就像副书名所言:育儿这条路,你不必追着跑。育儿是一场马拉松,也是家长的自我修行。“松弛养娃”背后,是对儿童发展规律的信任和对父母人性的包容。在紧绷的大环境中,找到一种更为自然、平和且智慧的育儿方式。

书中纠正了教育中的常见误区,包括但不限于下面这些“经典场面”:

1.把孩子时间塞满

2.不接受负面情绪

3.要求孩子违背自己意愿,让着别人,与人分享

4.笼统地夸孩子

5.做“直升机”父母

6.道德绑架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

7.“咱家买不起,但还是给你买了”

8.强迫孩子和熟人有身体接触


书中列举了太多孩子在生活,尤其社交中遇到的“人情冷暖”:


1748401369191489.png



以上这些,黛西都在《松弛养娃——育儿这条路,你不必追着跑》书中倾囊相授。如果你在“躺”和“卷”之间“仰卧起坐”,站在“追”和“不追”的十字路口感到迷茫,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收获一些育儿的新视角。

在喧嚣、纷繁的环境中,找到孩子的成长节奏,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愿我们的育儿之路更从容、更智慧。



收藏:0
少儿主题阅读复合出版阅读推广平台
©2005-2025北京接力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外东中街58号美惠大厦3单元1201室 邮政编码:100027 Tel:010-6554543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移动端 品牌官网
您确定删除和此人的对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