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天鹅阅读网!
签 到
接力社入选2016“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专注精品方铸品牌
2017-03-03 09:17 762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194.jpg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组织推荐的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于2017年春节前揭晓,共有45家图书出版单位出版的50种图书获得推荐。显然,“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进一步发挥好书在阅读与出版中的引领作用,是全民阅读的重要课题之一。

   好书是如何做出来的?如何建立完善精品出版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发掘好书背后的故事?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了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宣传推广座谈会。

   2016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已是第七届,宗旨是推进大众性精品力作的出版和全民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因此获得推荐的图书充分考虑了发行量和得票数量。

   此次获得最终推荐的50种图书共四大类,其中文化类10种、文学类15种、生活与科普类10种、少儿类15种。“这四大类不是图书出版的全部类别,是与广大读者关系最为密切的四大类别。”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强调,需要点赞和表扬的是部分出版单位连续几年多种图书或几年多种图书获得这一荣誉,如人民文学出版社连续7年共23种图书入选,中信出版社连续6年共16种图书入选,明天出版社连续7年共14种图书入选,接力出版社连续7年共13种图书入选,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连续6年共9种图书入选,长江文艺出版社5年共9种图书入选,商务印书馆连续5年共8种图书入选,作家出版社5年共8种图书入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年共8种图书入选,中华书局6年共7种图书入选,湖南文艺出版社连续4年共7种图书入选,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4年共7种图书入选。

   有的出版单位此次入选图书2种以上,也充分显示了出版实力。如人民出版社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6》《马克思靠谱》4种图书入选;中信出版社的《没眼人》《一个国家的起飞——中国商用飞机的生死突围》《小家,越住越大》3种图书入选;商务印书馆的《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花与树的人文之旅》2种图书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写西域》《独药师》2种图书入选;译林出版社的《望春风》《乡村生活图景》2种图书入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觅渡觅渡》《迷人的材料》2种图书入选,学习出版社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16》2种图书入选。

   此次推荐活动的特点,一是影响广泛,参加投票的读者人数创下新高,2013年190万人,2014年730万人,2015年是3000万人,2016年达4000万人,充分反映了广大读者对这一活动的关注和支持。二是所推荐图书品位高,反映了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三是又有一批出版单位的新面孔出现在获得推荐名单中,如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面包男孩》)、广东人民出版社(《什么是科学》)、华夏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中国通史·从中华先祖到春秋战国》)、山东教育出版社(《我的名字叫丫头》)、少年儿童出版社(《“小熊包子”系列:奇怪的礼物》)、新世纪出版社(《白色森林》)、浙江文艺出版社(《“沐阳上学记”丛书》)。四是推荐活动的品牌影响力增强。推荐名单揭晓后,市场上马上有所反应,不少读者将其作为春节的文化礼品购买、赠送,推荐图书的销量直线上升。

    那么,好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品牌是用好书垒起来的

  此次评选,译林出版社有《望春风》《乡村生活图景》两本图书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出版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出版人必须以持之以恒的态度把图书做好。”译林出版社社长顾爱彬如是表示。

  在顾爱彬看来,选题立项之初,要注重图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如此,才能够反映亮点、解析难点、引导热点,不断提高精品力作对人民群众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多年来,译林社建设起语种齐全、科班出身的专业编辑团队,始终坚持对图书选题进行富有专业眼光和前瞻性的严格甄选,才得以积累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确保图书整体保持着较高的品位和格调,形成“经典译林”“人文与社会译丛”“传记译林”“译林牛津通识读本”等多个品牌书系。

  “我们坚信出版社的品牌是用一本本好书垒起来的。”显然,译林社从优秀的外国文学品牌拓展到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原创文学出版;从最初的译林杂志发展到品种丰富的大众图书出版,出版品牌溢价明显、良性循环,在学者、作家、媒体、读者中拥有很高的美誉度,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优质内容资源,正是因为对精品生产的不懈坚持。

  “由此,译林社才能不断赢得读者的良好口碑,赢得作者的充分信任,逐步形成了涵盖外国文学、原创文学、人文社科、教育出版、文博新知等领域的立体出版格局。”顾爱彬总结。

  明天出版社连续7年共14种图书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也正是源于明天出版社对精品出版的坚持。

  “我们认为,抓精品出版不是在众多的出版品种中,抓几个重点项目作为精品图书打造,而是树立全面的精品出版意识,对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要按照精品的标准去要求,并按照出精品的管理标准制订和实施相应的业务管理机制。”明天出版社社长傅大伟如是表示。

   数年来,明天出版社抓住转企改制和股改上市的机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从图书选题策划,到编辑、印制、营销等环节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定,建立了规范的图书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把图书质量管理的监管范围向上延伸到图书选题的制定和组织对编辑人员的定期培训授课,向下延伸到对出版后的成书进行分级审读和营销宣传的环节。

  “只有图书的质量经得起推敲,才能在书架上立得住,一个少儿出版社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少儿图书市场上赢得读者和家长的信任,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形象。”这是傅大伟的感言。

  接力出版社连续7年共13种图书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也正是源于接力出版社一直坚持的青少年读物出版的精品战略。接力社每次的社级选题论证会,通过的选题只有8%~10%。对于那些平庸化、一般化的选题,对于那些跟风书、模仿书,一律不予通过,毫不手软。

  “接力26年的发展,就是在国家需求、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中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同时,在满足和引领之间,我们探索找到平衡点。”在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看来,“满足”就是读者需要什么,出版者为读者提供什么;而“引领”是一种创新,引领读者向前走。

  比如,当大家都满足于出普通的认知类图画书和故事类图画书的时候,在几年之前,接力就已经开始关注和开发创意图画书,如旁帝系列、“洞”系列、《眼》等。这样的图画书因为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而且又是市场上独有的产品,所以表现不俗,得到读者的喜爱。与之同时,近两年来,接力社持续耕耘新图书领域,如以“成语大会”“趣味汉字世界”为代表的汉字文化板块,以“荒野求生”系列为代表的生存教育板块,开创了少儿图书市场的细分品类。

  在白冰看来,出版工作的起点和目标都是读者,真正的选题创意来自于读者当中,他反对编辑用简单的个人直觉代替读者调研,要求选题创意策划要下沉到幼儿园、学校、图书馆、家庭中,要始终以满足读者多元化刚性阅读需求作为重要依据。接力很多书在大批量印刷之前,都要拿到妈妈群让读者挑毛病;后期线上线下的作家、画家与读者交流,也是阅读增值服务的一种。

  同时,接力的要求是,优秀的青少年读物不仅仅体现在创新的选题上,“从作品到编校、印制,都应该是一流的”,即“内容质量、创意策划文案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及出版印刷质量”的全面把关。白冰始终提及的是,对于企业来讲,战略决定成败,对于一本书来说,细节决定成败。图书策划方案、图书文案、封面设计这些细节做好了,才能凸现文本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实用价值。

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

  从2011年至今的六年之内,中信出版社已经有16种优秀图书入选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名单,覆盖文化、文学、少儿和科普生活四个大类。这些好书的推出,离不开国内出版大环境的繁荣,国家层面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政策红利的释放,也离不开中信出版的精准出版定位与业务机制的创新。

  据中信出版社总编辑洪勇刚介绍,为紧跟国内外思想潮流、科技前沿、社会舆情、市场动态,中信社聘请专家、顾问、书探提供趋势报告和选题线索,以提升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和引领性;同时,中信社完善图书质量评测体系,提升社会效益在考核中的权重,对学术、专业等专业分社给以政策上的扶持。中信一直探索的是,建立出版人内部“举手”制,赋予分社负责人更多的经营自主权,鼓励设立子品牌,形成鲜明的出版特色,储备优秀的创作人才和国内原创作品。基于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用户和场景的变革,中信也一直在整合实体书店、网上书店与第三方平台(如罗辑思维、樊登读书会、吴晓波频道)业务,实现产品运营、品牌运营和用户运营并举,体现出版社的价值增值能力。

  在渠道日益多元立体的时代,接力致力于打通图书销售的动静脉,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良性循环。

  “以前,书业主要是通过大的中盘商来发书,动脉是基本畅通的,但有些静脉栓塞。但我们现在感觉,因为营销网络的多元立体化,现在不但动脉畅通,静脉也打通了。”此处的静脉,白冰指的是,从一级承销商到二三级承销商,渠道越来越畅通;与当当等电商的合作日益顺畅;社群电商补充了中盘商的不足。拓展渠道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应该知道渠道在哪,是如何变化的”。为了开发新的社群电商,接力专在销售部设置了微店营销专人和社群电商专员。

  好书的产出,还需要制度性的保障。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连续6年共9种图书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来自于该社几年前对激励评价机制的调整。

  数年前,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就注意到,编辑、发行、管理和支持(包括技术支持和行政支持)四方面人员,在过去,他们的晋升通道只有一条路,就是走管理岗位。其一,这条通道相对来说比较狭窄;其二,有些员工业务能力非常突出,但可能不太喜欢管人,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强,为了用他,为了把他留住,非要提到管理岗位上,他很难受,部门工作也未必能搞好。

  无论如何,新闻出版是个业务单位,就得设计适合各类人员专业发展的通道。在中少的管理机制中,编辑岗位分层,专家型编辑可以拿到社领导的岗位工资,编辑完全可以埋头走专家编辑这一条职业通道。在岗位要求中,职称只是参考,创利不是重要的指标,而是综合包括资历、专业技能和水平、实际贡献等多方面的考虑。

  “创利也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段来看,出版毕竟是一种需要积累的工作。我更愿意看到一位编辑出版的图书,产品生命周期很长,成为常销书,成为经典,为文化积累作出贡献。”李学谦说。

  在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看来,党和国家之所以将最重要的政治理论书籍交给该社出版,不仅是因为人民社是党亲手创办的,更是因为人民社有一支经过无数次实战检验的高水平的出版人才队伍。“在总局举办的编校技能大赛中,我社连续三年获得团体和个人大奖,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社职工过硬的编校技能。”为提高编辑对主题出版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及时策划优秀时政选题,人民社要求时政类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时刻关注时政动态,第一时间研读党和国家相关政策与文件,包括每天都必须阅读党报党刊。

为精品出版保驾护航

  显然,牵一发而动全身,精品出版是一项系统工作。

  “上述所列连续几年多种图书或几年多种图书在‘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推荐活动中榜上有名的出版单位,都非常重视精品出版的保障工作。”周慧琳指出,要做好精品出版的保障工作,一是应加强组织领导。出版单位负责人亲自主持、亲自部署、亲自协调,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责任人。二是健全保障机制。特别是人、财、物要到位,资源要整合,把精品出版真正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真正作为全体编辑人员的追求目标。三是抓好质量监管,在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装帧质量、印制质量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四是抓好检查评估和动态管理,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有效弥补存在的不足。五是抓好精品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

  “出版管理司将加强指导服务,加强检查考核,把出精品作为资源配置、资金扶持、评奖评优、社会效益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总局日前已经下发《关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的通知》,强调:对检查不合格的出版物,必须全部收回,不得参加任何评奖推优活动;连续2年在抽查中有不合格出版物的出版单位不得参加当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奖;相关类别出版物连续2年检查不合格的,撤销其相关类别出版资质;造成出版物不合格的责任编辑,2年内不得晋升出版方面职称,对1年内造成3种以上出版物不合格或连续2年造成出版物不合格的责任编辑,3年内不得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记者 陈香)

      原标题:《“出版社的品牌是用一本本好书垒起来的”》


收藏:0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少儿主题阅读复合出版阅读推广平台
©2005-2024北京接力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北京市东城区东二环外东中街58号美惠大厦3单元1201室 邮政编码:100027 Tel:010-65515445
网络警察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移动端 品牌官网
您确定删除和此人的对话吗?